炒股配资杠杆-炒股配资技巧-炒股配资论坛

炒股配资杠杆-炒股配资技巧-炒股配资论坛

合法的股票配资 万亿消费之城 谁是下一个?

发布日期:2025-03-26 22:37    点击次数:195

合法的股票配资 万亿消费之城 谁是下一个?

  消费已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主拉动力合法的股票配资,最终消费是经济增长的持久动力。在国内27座“GDP万亿城市”中,只有七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万亿元。相比“GDP万亿之城”,“万亿消费之城”的含金量或许更高。

  根据苏州统计局日前发布的“2024年苏州市经济运行情况”显示,2024年苏州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下称“社零总额”)10043.7亿元,比上年增长4.8%,成为全国第7座、长三角第2座“万亿级”消费城市,也是首个迈入“万亿级消费俱乐部”的地级市。

  苏州凭何晋级

  “苏州的消费活力源于制造业与服务业的深度融合。”财经评论员徐浩平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作为全球制造业重镇,苏州2024年城镇新增就业41.75万人,居江苏省首位,不仅夯实了“稳收入”基础,更通过“以产兴城”模式构建起从生产到消费的生态链。

  数据显示,2024年苏州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迈上4.7万亿元新台阶,比上年增长4.7%,位居全国工业城市第2名。同时,2024年苏州全市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7524元,是全国的1.88倍、江苏省的1.4倍,在长三角地区中仅次于上海。

  在徐浩平看来,随着制造业高端化转型释放出大量高技能岗位,与之匹配的消费能力同步提升,形成“产业升级—就业扩容—收入增长—消费提质”的良性循环,“这种内生增长模式,令苏州在外部经济波动时仍能保持消费市场的稳健性”。

  同时,苏州积极打造“演艺+”“赛事+”等消费新场景。2024年,苏州共举办5000人以上规模的演唱会65场、1000人以上规模的演唱会90场,门票总收入超8亿元,城市演唱会活跃程度居全国第五。此外,苏州2024年共发放各类促消费补贴29.18亿元。

  徐浩平表示,“为一场演出赴一座城”现象的背后,是苏州对消费场景的精准重构,通过打造“演艺+文旅”“赛事+商业”等跨界IP,将文化流量转化为消费留量,使城市从“生产中心”向“体验中心”转型。这种创新不仅延长了消费链条,更重塑了城市品牌吸引力。

  2025年苏州市《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苏州将“突出扩容增效,全方位扩大有效需求”确立为2025年十大重点工作的首要任务,将继续优化补贴方式,加力扩围以旧换新,推动更多消费品纳入支持范围。

  “通过优化补贴方式、扩大以旧换新范围,苏州正探索如何让政策红利更精准地触达消费端,激发市场主体的创新活力。”徐浩平说。

  宁杭冲刺“万亿”

  在7座“万亿消费之城”之后,南京(8552.75亿元)、武汉(7931.87亿元)、杭州(7883.8亿元)三座副省级城市分列全国十大消费城市的第八到第十位,长三角占据两席。

  目前,南京和杭州均给出了冲刺“万亿”或“准万亿”的具体时间线。

  2021年,南京就将创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并提出“到2025年,全市社零总额突破10000亿元”。

  2025年1月出台的《杭州市大力提振消费打造“赛会之城·购物天堂”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中提到,杭州消费规模要实现新突破,到2027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力争突破9000亿元,增速与GDP增长保持同步。

  从收入水平看,2024年,杭州人均收入76777元,在长三角仅次于上海与苏州;同期南京的人均收入为75180元。

  “从基础指标看,杭州在人口规模与收入增长上占据先发优势。杭州2024年人均可支配收入76777元,略高于南京的75180元。”徐浩平分析称,不过,南京87.2%的城镇化率领先杭州的84.2%,高密度城区更容易催生高频消费场景。

  在徐浩平看来,南京提升消费的优势源于制造业根基与区域辐射力,“作为传统工业重镇,南京重工业基础扎实,本地就业人口收入稳定,刚性消费需求旺盛。更关键的是,‘南京都市圈’战略能带动安徽等周边省份的消费引力作用,跨区域消费虹吸效应显著”。

  “相较而言,杭州虽坐拥数字经济高地,但电商平台销售数据按统计口径计入企业注册地而非消费地,导致大量消费外流,客观上削弱了社零数据表现。”徐浩平建议,杭州应通过政策创新将线上消费优势转化为线下消费动能;南京则需突破“区域消费中心”的天花板,提升本土品牌孵化能力与高端消费供给水平。

  上海发力“首发经济”

  2024年实现社零总额17940.19亿元,连续7年稳居全国榜首,作为全国消费第一大市,上海正全力打造“首发经济”生态圈。

  数据显示,2024年上海累计吸引3500个品牌举办首发活动,全年新增首店1269家。其中,全球及亚洲首店14家,高能级首店合计占比17.02%,同比2023年增长28.6%,数量与质量均稳居全国首位。

  上海的“首发经济”政策始于2018年5月,已推进近7年。3月16日,上海启动全国精品首发季暨“首发上海”系列活动,同时推出“首发上海3.0”政策,提出上海将率先试点首发进口消费品检验便利化措施,针对首发、首秀、首展、首店等的进口商品,联合相关部门发布“首发经济”白名单,提高通关效率;在资金方面进一步加大对展会新品首发和高能级首店落地的扶持力度,对高规格首发、首秀、首展给予最高100万元的补贴,“首发上海”活动期间举办的同类活动,最高补贴提升至120万元;在保障配套方面,实施“一次许可报批”或“一次报备”制度,提高行政审批效率,支持有条件的各区建立“首发经济”服务绿色通道。

  除了可圈可点的“首发经济”,上海还提供力度空前的消费补贴。去年9月,上海发布《上海市关于进一步加大力度推进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实施方案》,重点支持汽车、家电、家居等消费品以旧换新。其中,新能源汽车、燃油车补贴标准分别提高至1.5万元、1.2万元;沙发、床垫、橱柜、扫地机器人等,可按销售价格的15%予以补贴。这轮超过40亿元的消费补贴,创下历年新高。

  2025年上海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上海将更加注重推进服务消费扩容升级,推进新型消费、汽车消费、绿色消费合法的股票配资,加快发展线上演播、沉浸式体验、房车露营等新业态。





Powered by 炒股配资杠杆-炒股配资技巧-炒股配资论坛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

Copyright Powered by365建站 © 2009-2029 联华证券 版权所有